当前位置:实习周记实习总结内容页

高级农艺师工作总结

2023-10-30 20:48:07实习总结访问手机版

  高级农艺师工作总结

    1高级农艺师履职工作总结

    一年来,本人自受聘为高级农艺师岗位职责以来,积极参加上级各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普法考试,政治思想学习。先后参加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三观”教育、“云岭先锋”工程、普法学习考试等学习活动。业务上工作积极主动,勇于创新;团结同志,认真负责;超额完成各级下达的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主持完成的业务工作述职如下:

    一、主持完成优质小麦试验示范推广项目:

    ⑴小麦引种观察:共16份材料,全部由植物研究所品种资源室提供,通过田间多次观察和抗病性鉴定,表现严重感病,全部淘汰。

    ⑵小麦新品种预备试验:参试的93个品种,其中曲靖提供3个、昆明市提供2个、**市提供5个、德宏洲提供9个,其余87个为上年选育和农科院提供。通过田间观察,室内考种,小区产量实打等对所得参数进行分析,折合亩产在1.5-300kg之间,从中初步筛选出感病较轻,中早熟的33个品种,再经过品质分析后确定6个品种作为下年区试。其中以03fmeiiq-24单产为最高,折合亩产300kg,居参试品种第一位;04穿032-125折合亩产290kg,居参试品种第二位;04引023-2272折合单产为280kg,居参试品种第三位;市展161和04引023-35单产260㎏,居第四位;-4单产250㎏,居第五位;市展9号单产245㎏,居第六位。以上6个品种作为下年小麦展示和区试试验,其余27个品种继续参加-预备试验,其它品种全部淘汰。

    ⑶云南省优质小麦穿梭育种试验结果分析:实收实打结果,折合亩产在400kg以上的有3个;(即:8-1、8-21和8-36),占参试品种的6.8%;亩产350kg-399kg的有3个(8-2、8-13和8-15),占参试品种的6.8%;亩产300kg-349kg的有2个(8-10、8-17),占参试品种的4.5%;亩产299kg以下的有36个,占参试品种的81.8%。通过田间调查,室内考种,小区产量实打等对所得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认为:品种8-1、8-2、8-10、8-13、8-15、8-21、8-36等7个品种生长整齐一致,较抗病,可作为下年继续试验。其余全部淘汰。

    ⑷小麦新品种云选11-12示范推广结果分析:实际完成26000亩,其中完成中心示范样板400亩(官田200亩、方官200亩),经对样板田间测产及落实情况:02-11品种调查20块田,面积37.05亩,平均单产473.8kg,较官协3号对照种平均单产363.9kg,亩增109.9kg,增30.2%,两块中心示范样板共增总产43960kg。共推广26000亩合计增加总产285.74万kg。

    二、主持完成优质大麦试验示范推广项目:

    ⑴**市大麦区域试验结果分析:参试品种以s060-3为最高单产521.5kg,较对照435.0kg,亩增86.5kg,增19.89%,居第一位;8640-1单产为490.0kg,较对照亩增55.0kg,增12.6%,居第二位;法瓦维特单产为440.0kg,较对照亩增5kg,增1.15%,居第三位;ys500、杨农啤2号、99-22-1、保大麦6号分别居第四、五、六、七位。最后对产量、主要经济性状和抗性等综合分析,认为s060-3、8640-2和99-22-1具产量前三位可作为下年扩大示范,其余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确定。

    ⑵**区啤饲大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以v43和b185为最高单产480kg,较对照ys500d单产435.0kg,亩增45kg,增10.3%,两个品种并列第一位;-预4单产为473.5kg,较对照亩增38.5kg,增8.9%,居第二位;展6(楚雄)为406.5号单产为335㎏,居第五位。对参试的7个品种综合分析,认为预2、预4、b185、v43品种产量居前四位预2和预4作为下年区试,b185和v43可作为下年扩大示范,其余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确定。

    ⑶预试试验结果:参试品种以观2品种产量最高达550kg,居第一位,较同田对照ys500亩产435kg,亩增115kg,增26.4%;观4品种产量居第二位,亩产500kg,较对照亩增65kg,增14.9%。以上二个品种可做为下年区试,其它五个品种均低于对照种产量,有待进一步试验。

    三、主持完成瓦马乡高产包谷样板:区、乡、村、组、户样板面积完成情况:通过我所组织10名科技人员,于2月24日至10月底对瓦马乡3655.7亩包谷样板地进行了面积丈量、播种沟的开挖、施肥及抗旱播种等前期准备工作;中期对样板包谷进行中耕施肥、除草、病虫害的防治和对全乡农户的科学培训工作;后期对区、乡、村、组样板和户均一亩包谷进行了全面的宏观估产和微观测产调查。通过科技人员一年的艰苦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完成区级样板200亩,完成下达面积的100%涉及70户;乡级样板200亩,完成下达面积的100%涉及46户;村级样板900亩,完成下达面积的100%,涉及457户;组级980.9亩,100%,涉及548户;完成户均一亩样板1374.8亩,涉及1430户,完成户数的100%。合计完成样板面积3655.7亩,户,其中完成地膜覆盖880亩,育苗移栽45亩。具体分述如下:

    ⑴区级样板实施结果:区级样板安排在上里濯,该村海拔1860多米。实施面积200亩,涉及4个小组,70个农户。全部采用海禾1号新品种,与6月18—22日趁下透雨播种,播种方式采用宽窄行条播即(1米+36米)×0.2-0.23米,每亩不低于4000株,播种后加盖地膜。其中有35亩在下雨前播种,由于今年特别干旱出苗差,虽经过2—3次补种,但高矮不齐,影响了这部分地块包谷产量的提高。经组织对区级样板宏观调查和实际测产18块包谷地,加权平均单产667.1公斤,比下达产量指标550公斤增117.1公斤增幅21.3%;较非样板地492.9公斤亩增174.2公斤,增幅35.3%。合计增加包谷总产量34840公斤。如按每公斤1.5元计算,可增产值52260元。

    ⑵乡级样板实施结果:乡级样板安排在棉嘎,该村海拔1570米。实施面积200亩,涉及3个小组,46个农户。全部采用保玉7号品种,与5月25—6月18日播种,播种方式采用宽窄行条播即(1米+0.36米)×0.2-0.23米,每亩不低于4000株,播种后加盖地膜。包谷成熟后,经组织科技人员和乡村干部对乡级样板宏观调查和实际测产18块包谷地,加权平均单产617.1公斤,比下达产量指标500公斤增117.1公斤增幅23.4%。比非样板每亩441.5公斤亩增175.6公斤。与非样板相比合计增加包谷总产量35120公斤。如按每公斤1.5元计算,可增产值52680元。

    ⑶村级样板实施结果:村级样板每个村100亩(除上里濯和棉嘎村承担区乡级样板外),共实施面积900亩,涉及457个农户。全部采用保玉7号品种,与5月20—6月18日播种,播种采用宽窄行条播(1米+0.36米)×0.2-0.23米和等行(0.8米×方式,其中:宽窄行条播800亩,等行条播100亩。每亩不低于4000株。经组织组织10名科技人员,于2月24日至10月底对瓦马乡3655.7亩包谷样板地进行了面积丈量、播种沟的开挖、施肥及抗旱播种等前期准备工作;中期对样板包谷进行中耕施肥、除草、病虫害的防治和对全乡农户的科学培训工作;后期对区、乡、村、组样板和户均一亩包谷进行了全面的宏观估产和微观测产调查。通过科技人员一年的艰苦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完成区级样板200亩,完成下达面积的100%涉及70户;乡级样板200亩,完成下达面积的100%涉及46户;村级样板900亩,完成下达面积的100%,涉及457户;组级980.9亩,100%,涉及548户;完成户均一亩样板1374.8亩,涉及1430户,完成户数的100%。合计完成样板面积3655.7亩,户,其中完成地膜覆盖880亩,育苗移栽45亩。具体分述如下:

    ⑴区级样板实施结果:区级样板安排在上里濯,该村海拔1860多米。实施面积200亩,涉及4个小组,70个农户。全部采用海禾1号新品种,与6月18—22日趁下透雨播种,播种方式采用宽窄行条播即(1米+0.36米)×0.2-0.23米,每亩不低于4000株,播种后加盖地膜。其中有35亩在下雨前播种,由于今年特别干旱出苗差,虽经过2—3次补种,但高矮不齐,影响了这部分地块包谷产量的提高。经组织对区级样板宏观调查和实际测产18块包谷地,加权平均单产667.1公斤,比下达产量指标550公斤增117.1公斤增幅21.3%;较非样板地492.9公斤亩增174.2公斤,增幅35.3%。合计增加包谷总产量34840公斤。如按每公斤1.5元计算,可增产值52260元。

    ⑵乡级样板实施结果:乡级样板安排在棉嘎,该村海拔1570米。实施面积200亩,涉及3个小组,46个农户。全部采用保玉7号品种,与5月25—6月18日播种,播种方式采用宽窄行条播即(1米+0.36米)×0.2-0.23米,每亩不低于4000株,播种后加盖地膜。包谷成熟后,经组织科技人员和乡村干部对乡级样板宏观调查和实际测产18块包谷地,加权平均单产617.1公斤,比下达产量指标500公斤增117.1公斤增幅23.4%。比非样板每亩441.5公斤亩增175.6公斤。与非样板相比合计增加包谷总产量35120公斤。如按每公斤1.5元计算,可增产值52680元。

    ⑶村级样板实施结果:村级样板每个村100亩(除上里濯和棉嘎村承担区乡级样板外),共实施面积900亩,涉及457个农户。全部采用保玉7号品种,与5月20—6月18日播种,播种采用宽窄行条播(1米+0.36米)×0.2-0.23米和等行(0.8米×0.2米)方式,其中:宽窄行条播800亩,等行条播100亩。每亩不低于4000株。经组织科技人员和乡村干部对乡级样板宏观调查和实际测产80块包谷地,加权平均单产583公斤,比下达产量指标450公斤增133公斤增幅29.6%。合计增加包谷总产量119700公斤。如按每公斤1.5元计算,可增产值179550元。

    ⑷组级样板实施结果:全乡完成组级样板980.9亩,涉及548个农户。全部选用保玉7号品种。播种方式以宽窄行为主,面积880.9亩,占89.8%;等行条播100亩占10.2%。包谷成熟期,组织科技人员进行了测产调查,共调查115户,平均单产558.9公斤。比下达指标450公斤亩增108.9公斤,增24.2%。共增包谷总产106820公斤。每公斤按1.5元计,共增产值160230元。经济效益显著。

    ⑸户均一亩高产样板实施结果:全乡完成户均一亩高产样板1374.8亩,涉及1430户。通过田间测产和调查核实,每亩平均3685.9株,每穗12.91行,每行30.68粒,每穗395.92粒,千粒重按350克计,平均单产501.33公斤,比下达450公斤指标增51.33公斤,增11.4%。共增总产70568.5公斤。折产值105852.7元。科技人员和乡村干部对乡级样板宏观调查和实际测产80块包谷地,加权平均单产583公斤,比下达产量指标450公斤增133公斤增幅29.6%。合计增加包谷总产量119700公斤。如按每公斤1.5元计算,可增产值179550元。

    ⑷组级样板实施结果:全乡完成组级样板980.9亩,涉及548个农户。全部选用保玉7号品种。播种方式以宽窄行为主,面积880.9亩,占89.8%;等行条播100亩占10.2%。包谷成熟期,组织科技人员进行了测产调查,共调查115户,平均单产558.9公斤。比下达指标450公斤亩增108.9公斤,增24.2%。共增包谷总产106820公斤。每公斤按1.5元计,共增产值160230元。经济效益显著。⑸户均一亩高产样板实施结果:全乡完成户均一亩高产样板1374.8亩,涉及1430户。通过田间测产和调查核实,每亩平均3685.9株,每穗12.91行,每行30.68粒,每穗395.92粒,千粒重按350克计,平均单产501.33公斤,比下达450公斤指标增51.33公斤,增11.4%。共增总产70568.5公斤。折产值105852.7元。

    四、圆满完成我所党支部各项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顺利通过上级机关验收合格;完成我所支部日常教育学习工作,并获得区农业局先进党支部称号。

    五、除虫菊的试验示范:①完成除虫菊移栽期、肥料、密度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②示范751亩的技术指导,现长势良好。全年出勤326天,超勤64天。

    2晋升高级农艺师业务工作总结

    根据中央《农业技术人员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第十三条和《条例》的实施意见中第六条、第七条的有关规定。以及省贯彻《条例》实施细则中第四条的要求,结合本人从事基层三十二年茶叶技术推广、管理工作的实践所取得的成效,特申请由农艺师晋升为高级农艺师。现就个人从事茶叶业务工作总结于后:

    一、业务自传:

    1、20XX月毕业于宜昌农校农作专业,根据社会需要,调到省农干班带薪学习茶叶专业技术,系统学习和初步掌握了茶树栽培、茶叶制造、茶叶审评等大专基础理论与实用技术,为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工作打下了基础。

    2、20XX年12月分配到宜昌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除参加茶叶栽培、加工技术推广外,重点从事茶叶加工机具的改良推广,从而掌握提高了茶叶机械的改良、安装使用技月调到原宜昌专署示范茶场(现邓村国营茶场)任技术员,负责全场新茶园的建设,低产茶园改造,高产茶园的培育管理,茶叶的合理采摘与红绿茶加工、审评技术的指导实施工作,并培训了一批技术工人,使该厂成为地、县示范样板和以后的“三高”茶场打下了基础。并通过四年的茶场工作实践,丰富了技术经验,练出了独立工作本领。

    3、60月调宜昌县邓村区农技站工作,负责邓村区茶叶的技术推广,深入茶区调查研究,了解熟悉茶叶现状,参与制定全区茶叶发展规划和措施;兴办区茶叶中学,培训茶叶专业学生和技术员:组织与兴办社、队茶场38个,实地堪查,规划发展梯式茶园,建设茶叶生产基地;组织全区群众性的低产茶园改造;组织规划设计年加工1-3万斤的茶叶加工厂,并负责加工的技术指导等等。为加速邓村茶叶生产的发展,实现万亩茶园、万担茶作出了贡献。

    4、72月调太平溪区工作,应用在邓村工作十七年积累的经验,针对太平溪茶园单产低、茶叶品质低、经济效益低的“三低”实际。积极为区委当参谋,既献先进技术之计,又谋科学管理之策。首先向区委提出全区茶园面积发展到五千亩、茶叶总产五千担的规划建议,并参以制定实施方案和措施。多年来,在抓好当年茶叶生产的同时,重点抓了茶叶商品基地建设的基础工作,先后组织发展矮化密植速成高产茶园1500亩;改造低产茶园20XX亩,建设红绿茶加工厂22处,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10多名,组织成立了三个区、乡、村茶叶生产系列化服务公司(站)。参以全县茶叶品种资源调查,挖掘出的茶树良种-宜昌大叶种被审定为全国三十个、省内唯一推广的良种之一。组织选育出茶树早芽种-宜红早,并先后纳入省和全国区域试验。组建茶树良种繁育站,从事茶树良种的选育工作。参以全县炒青绿茶的创优活动,组织研制出湖北名茶-峡州碧峰,20XX年被商业部评为中国名茶,先后评为省、部优良产品,并选展亚太地区国际贸易博览会。参于全县农业推广体制的改革,组织茶叶技术承包,创办为茶农服务的茶叶经济技术服务公司,协助黄家冲、青岭等乡成立乡茶叶技术经济服务站,组织茶农自我服务,加速了太平溪茶叶生产的发展,为该区一跃为著名的名优茶商品生产基地作出了贡献。

    5、84月调县畜特局工作,积三十年工作经验,大胆改革创新,创办了宜昌西陵茶叶公司,成立县茶叶技术推广站,组织站司一体化,变技术指挥型为服务型,推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广泛开展纵横联合,组织新型茶叶农、工、商、技联合体,面向茶农开展茶叶系列化服务;提出在西陵峡茶区建设五千亩名优茶商品生产基地建议,纳入了县七五期建设计划,并参加组织制定技术方案和实施;提出了加速发展全县茶叶商品生产的建议,并制定出抓好“五突破”扩大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被县委采纳并组织实施,为加速全县茶叶商品生产的发展作了应做的工作。

    在从事基层三十二年的茶叶技术推广工作中,为适应工作的需要,通过函授、自学,系统学习了高校全部茶叶专业课程,83年参加了宜昌师专举办的农艺师英语培训班学习,丰富了基础理论知识。多年实践,熟练了茶叶种、管、采、制、评的技术,并善管理,具备独立组织工作的能力。

    二、科研成果:

    1、县茶树良种资源调查:获县81年科技二等奖。

    2、茶树矮化密植速成高产栽培:获82年县科技成果三等奖。

    3、改造低产茶园技术推广示范:获省农牧厅科技成果二等奖。

    4、创制峡州碧峰茶:81年获县科技成果甲等奖;82评为地区名茶;84年被评为湖北名茶,获省优良产品奖;85年获省农牧厅优良产品奖,省政府优质产品奖,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奖,并评为中国名茶参展亚太地区国际贸易博览

    三、业务工作奖:

    1、65年出席,省茶叶制茶工具改良展示会,改良的“铁木结构揉捻机”获省革新奖。

    2、79年分别出席湖北省、全国茶树良种学术研讨会,并在大会上宣谈论文,受到好评。

    3、81年组建的“太平溪茶叶研究会”评为省先进单位。

    4、82年被评为宜昌地区先进工作者,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

    5、84年被评为全国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湖北省农村科普工作者,宜昌地区甲等先进工作者。宜昌县特等劳动模范。

    6、85年被评为:湖北建设山区优秀知识分子,湖北省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宜昌县特等劳动模范、十佳经理。

    7、86年被评为:湖北省科技精英,宜昌地区十大新闻人物之一,宜昌县特等劳动模范,县十佳经理,并出席湖北省政协表彰大会。

    8、87月出席农牧渔业部在杭州召开的“茶叶生产系列化服务先进经验交流会议”,并在大会上专题介绍经验,受到大会表彰。

    四、著作与论文

    1、58年:《茶树高产栽培技术》登湖南茶刊。

    2、74年:《重修剪改造衰老茶树的应用效果》登湖北省果茶刊。

    3、75年:《茶叶生产技术四关二十条》地区农业局铅印1500份发至地区产茶单位。

    4、76年:《茶叶栽培加工技术》地区铅印发行。

    5、78年,《低产茶园改造技术》经省修改列入省茶干班教材。

    6、78年:《茶树矮、密、早、丰、栽培技术总结》登湖北省茶刊,贵州茶刊;并在省茶学会上宣读。

    7、79年:《宜昌大叶茶种性状观察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茶树早芽良种-宜红早选育初报》分别在湖北省、全国茶叶学会召开的茶树良种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初探”在湖北省刊发表。

    8、82年:《宜昌县低产茶园改造试点的现状与改造方案》省厅、地局转发。

    9、83年:《密植茶园的经济效益与丰产栽培技术》在省茶学会宣读。

    10、84年:《湖北名茶-峡州碧峰茶试验报告》在省茶学会宣读,评为优秀论文。

    11、85年提出在西陵峡河谷区建设5000亩名优茶基地建设。建议书纳入县七五计划,省星火计划,全国农技总站名优茶基地建设计划。

    12、86年:《改造低产茶园,提高茶叶品质》《综合技术推广总结》,在全国茶叶会议上宣读。

    13、86年:《加速宜昌县茶叶商品生产发展建议》获县二等奖,并纳入县发展计划。

    14、86年:《开展茶叶生产系列化服务,促进茶叶生产发展》在省、地转发。

    15、87年关于《抓好茶叶技术、经济服务的十点意见》被省、地转发。

    20XX年于宜昌县

    3晋升高级农艺师业务工作总结

    我于20XX年1月毕业于宁波农校农学专业,学制三年。同年同月被分配到原奉化市大桥镇农技站参加工作,从事栽培、植保、土壤普查等工作,20XX年12月被确认为具有助理农艺师任职资格。20XX年2月被调到奉化市种子管理站主持杂交水稻及其制种技术工作,并于20XX年9月获得了中级职务(农艺师)任职资格,同年10月开始直到现在被聘任为农艺师职务。20XX年10月到现在被奉化市农林局派住江口街道任科技特派员。参加工作以来,自己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工作期间无工作失误,身体健康。在20XX年获得了中级职务(农艺师)任职资格后,经过长达15年的刻苦学习钻研、继续教育和努力工作,已经具备了符合破格晋升高级农艺师的条件,现将我任农艺师职务以来的主要业务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任农艺师以来从事和完成的主要专业技术工作:

    1、引进推广以协优46为代表的异质同恢密阳46系列杂交组合。

    协优46是我市20XX年到20XX年的主栽杂交组合,该组合在我市累计推广面积40余万亩,该组合的推广有效的替代了汕优6号组合,使我市晚稻粮食单产从原来的350公斤左右提高到了500公斤,累计增产粮食在1500万公斤以上,同时解决了汕优6号易感稻瘟病的问题。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该系列组合的示范推广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肯定,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农业厅技术改进三等奖;宁波市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成果。

    2、引进推广以两优培九为代表的超级杂交稻组合。

    该组合于20XX年引进试种,也是我市引进推广的首个两系超级杂交稻组合。20XX年组织有关镇、街道进行高产攻关,累计推广面积3.5万余亩,平均亩产597.7公斤,最高亩产量689公斤,曾创我市单产历史记录,曾是我市单季稻的主栽组合。该组合比协优46增产百来公斤,推广以来已累计增产粮食350余万公斤。该组合的示范推广获宁波市农科教项目三等奖;获奉化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撰写的“水稻两优培九后期青枯死苗及防止”一文在《内蒙古农业科技》上发表,并获得奉化市优秀论文三等奖。

    3、引进推广以甬优1号为代表的粳杂系列组合。

    甬优1号我市于20XX年示范推广,是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粳杂组合,比常规粳稻增产15%左右,至目前已累计推广60万亩,累计增产粮食在6万吨以上。其中“推广粳杂七优7号,改变滨海低产面貌”获宁波市97年度农业丰收二等奖。

    4、研究和推广杂交水稻高产制种技术。

    在主持奉化市杂交水稻制种期间,先后完成了春制高产技术研究、三期父本改为二期父本制种高产技术研究、选用抗穗芽组合防止制种穗上发芽、花期调节等制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制订了协优46、甬优1号等组合的制种高产技术方案及制种高产模式图;编写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一稿,被奉化市录用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乡土教材。这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我市的制种产量和质量,制种单产从原来的100公斤左右,稳步提高到了150公斤以上,生产的杂交种了产量与质量名列全省前茅,具有一定的著名度,目前我市的制种基地已成为全省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之一。其中“春制加连晚,种粮双丰收”项目获宁波市农业丰收三等奖,获奉化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汕优64高产制种技术(推广)”获奉化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5、进行技术培训。

    在杂交水稻制种期间,每年对制种农户进行2—3次系统的的制种技术培训,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近万份。培养了一批制种技术员和制种示范大户。在担任驻江口街道科技特派员三年时间里,配合江口农技站,积极开展水稻、葡萄、蔬菜等技术培训,先后对农民进行了近20次培训,累计培训1500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5000余份,培养了一批科技示范户,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

    6、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创办高产示范方。

    在20XX—20XX年担任驻江口街道科技特派员期间,先后引进推广了甬籼15、甬籼69、甬优12、宁81等优质高产新良种4个,推广机插、抛秧、精准施药、性诱剂诱杀二化螟等新技术5项,并在江口街道粮食功能区建立了550亩高产示范坊,由本人进行技术指导。该方在20XX年种植早稻230亩,平均亩产543公斤,创奉化市早稻产量大面积高产之最。其中由王阿军农户种植的一丘2.55亩甬籼69高产攻关田,产量经宁波、奉化二级农技专家的验收,亩产高达648.6公斤,亩产量创奉化市早稻产量之最;王长安农户种植的一丘2.99亩甬籼15机插稻,平均亩产也高达587.94公斤,亩产量创奉化市机插早稻产量之最。并完成了“甬籼1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初探”及“甬籼69抛秧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各一篇。同时还进行了葡萄压条盆栽技术的研究,并发表了论文一篇。

    7、积极申报科技项目。

    20XX年帮助江口街道申报了“江口街道万亩优质稻米生产星火示范基地建设”、“江口街道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作物新品种引进、示范和推广”及“甬籼1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等农业科技攻关项目。这些项目都进入了审批程序,其中“江口街道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作物新品种引进、示范和推广”项目已经被宁波市科技局立项,“甬籼1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葡萄压条盆栽技术研究”作为科技特派员项目被奉化科技局立项。

    8、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

    20XX年10月到现在被奉化市委、市政府派驻江口街道任科技特派员工作。在此期间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积极办好各类技术培训,积极申报科技项目,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创办粮食生产功能区高产示范方。由于自已科技特派员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宁波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引良种促粮食高产区建设”被编入宁波市《科技的星火跃动的旗帜》一书。

    9、积极参加继续教育。

    任农艺师以来,积极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继续教育,累计继续教育达500余学时。

    二、获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及奖励:

    1、“异质同恢密阳46系列组合试验示范推广”获浙江省农业厅技术改进三等奖,第四完成人,发奖时间20XX年6月。颁奖单位:浙江省农业厅。

    2、“异质同恢的密阳46系列组合试验、示范和推广”获九六年度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四完成人,发奖时间20XX年10月。颁奖单位:宁波市人民政府。

    3、“推广粳杂七优7号改变滨海低产面貌”获宁波市97年度农业丰收二等奖,第十完成人,发奖时间20XX年8月。颁奖单位:宁波市人民政府。

    4、“超级杂交水稻两优培九高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获奉化市20XX—20XX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发奖时间20XX年12月。颁奖单位:奉化市人民政府。

    5、“超级杂交水稻两优培九优质高产技术的研究推广”获宁波市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三等奖,第二完成人,发奖时间20XX年6月。颁奖单位:宁波市农科教结合领导小组。

    6、“春制加连晚,种粮双丰收”获宁波市农业丰收三等奖,第二完成人,发奖时间20XX年3月。颁奖单位:宁波市人民政府。

    8、“春制加连晚,种粮双丰收”获奉化市八九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发奖时间20XX年10月。颁奖单位:奉化市人民民政府。

    9、“汕优64高产制种技术(推广)”获奉化市八八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五完成人,发奖时间20XX年6月。颁奖单位:奉化市人民政府。

    10、“水稻两优培九后期青枯死苗及防治”获奉化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叁等奖。

    三、获得的主要业务工作奖:

    1、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发奖时间20XX年2月。

    2、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授予“宁波市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发奖时间20XX年10月。

    3、20XX年年度工作考核优秀。

    4、20XX年年度工作考核优秀。

    5、获奉化市20XX年度优秀农技指导员。

    6、20XX年年度工作考核优秀。

    四、发表的主要著作与论文:

    1、“水稻两优培九后期青枯死苗的原因及防止对策”《内蒙古,农业科技》20XX年第6期上发表,第一作者。获奉化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参等奖。

    2、“甬籼,69抛秧高产栽培技术”《浙江农业科学》20XX年增刊上发表,第一作者。

    3、“甬籼1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初探”,《内蒙古农业科技》20XX年第5期上发表,第一作者。

    4、“葡萄压条盆栽技术初探”《上海农业科技》20XX年第5期上,发表,第一作者。

    5、“粤优938在奉化市山区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内蒙,古农业科技》20XX年第7期上发表,合著。第二作者。

    6、“水稻穗发芽与籽粒内可溶性糖和a-淀粉酶活性的品种差异”,《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XX年第1期上发表,合著。第五作者。

    7、“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录用为奉化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乡土教材。20XX年发表,独著。

    五、小结

    本人从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30年,从20XX年开始主持奉化市杂交水稻及其制种技术的试验、示范、研究和推广,先后获得了省、市各类科技成果奖10项;先后在省级以上农业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20XX年编写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一文被录用为奉化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教材;在20XX—20XX年担任科技特派员期间,先后被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宁波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

    综上所述,本人已符合破格晋升高级农艺师的条件。当然我取得的上述成绩与各位同仁的长期合作与帮助是分不开的,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4农业技术人员晋升高级农艺师工作总结

    *县**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本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于20XX年被分配到**县**镇农技站工作,现任**县**镇农技站站长,20XX年晋升为农艺师。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19年,始终奋战在农技推广第一线,工作中做出了一定成绩,特别晋升为农艺师年来,农技推广工作成绩明显,为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符合申报高级农艺师的基本条件,现将任现职以来的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加强政治思想和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八年来,我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工作中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中央、省、市的有关文件精神,领会其中的内涵,作为工作的向导,把服务兴农作为第一宗旨,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把生产实践和理论充分结合起来,自觉将自己放在最艰苦的位臵上进行锻炼,全力投入工作,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和镇委、镇政府的表彰、赞扬和好评。八年来,我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被群众称为科技致富的“引路人”,为民办实事的“科技干部”。在我的带领下,我站也从一个固定资产不足50万元的小站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固定资产560多万元,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和小麦良种推广、繁育、销售于一体的经济强站。**镇农技站连年被**县农业局、人事局和**镇委、镇政府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XX年被中国科协评选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20XX年被泰安市纪委评选为“泰安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200711月被省农业厅、人事厅、财政厅评选为“第六届山东省优秀乡镇农业技术人员”,20XX年被中国技术市场协会评为“全国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先进个人”,200412月被泰安市农业局、人事局、财政局评选为“第五届泰安市优秀乡镇农业技术人员”,20XX月被泰安市总工会授予泰安市“振兴泰安劳动奖章”荣誉称号,20XX年被泰安市科协评选为“泰安市百名农村科技致富专家库”专家,20XX月被共青团**县委授予第八届“**杰出青年”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县农业系统先进工作者、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

    二、认真实施科技项目,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农业要发展,以项目为载体,实现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的对接至关重要,为此,多年来,我积极配合上级业务部门搞好农业项目实施,将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现实的生产力应用于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八年来,共实施各类农业项目10多项,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项项、省部级1项、地厅级4项。20XX结合实现优质小麦产业化”项目,获农业部丰收奖三等奖,20XX年参加的“泰安市300万亩优质小麦、玉米无公害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获省丰收奖二等奖,“**镇万亩山药无公害栽培及产业化开发”、“有机绿芦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小麦、玉米两熟高产优质高效技术集成研究应用与推广”等项目获泰安市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三、加强技术经验总结,拓展业务交流空间。

    任职以来,及时将各种先进生产经验和试验、技术进行详细认真的总结,撰写出高质量的专业学术论文8篇在国家、及省级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主要为:20XX月《安徽农学通报》“番茄新品种-俄罗斯番茄的高产栽培技术”(独立作者);20XX月《中国农业科技》“茄子新品种-太空大青茄的高产栽培技术”和“一种纱网室内苦瓜杂交制种的高产栽培技术”(均为第一作者)20XX年第一期《作物杂志》“影响棉种健子率的因素和对策”;此外在《山东农业科学》、《吉林蔬菜》、《农业知识》等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四、立足本职,扎实做好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各项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

    1、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

    20XX年以来,我紧紧围绕国家一系列的强农惠农项目的实施,在县农业局的大力指导下,做好农业良种良种补贴工作,累计落实小麦良种补贴面积26。6万亩、玉米20推广了潍麦8号、泰山9818、淄麦12号、济麦22、良星66、号等十多个优质小麦良种450多万斤。推广郑单958、浚单20、丰聊008、中科11、鲁单6041等玉米良种10多个。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减轻了农民购买良种的负担,降低了生产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截止到目前,全镇小麦、玉米良种覆盖率已达98%以上,农民亩均增收100多元,新品种增产潜力得到巨大发挥。

    2、搞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20XX年我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五年来,我共对全镇个村的地块,采集土样个,为配方施肥科学配方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五年累计落实小麦、玉米配方肥4000余吨,推广面积达到8万多亩,亩节本增效100多元,受到了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有力的推动了全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

    3、做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

    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为此,近几年来,在县农业局和镇政府的领导下,我广泛开展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累计培训一村一品示25个,核心户5000余户,举办培训班80余次。通过培训,大力推广了无公害芸豆、山药、芹菜、小麦、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配方施肥技术,黄瓜、豆角等各类蔬菜制种技术等20余项农业实用新技术。搞好种养大户、加工能手、营销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和培植工作,借助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等项目平台,鼓励和引导他们接受高层次的培训,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几年来,共培植各类农村实用人才20多人,他们正在成为促进全镇农业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的排头兵。

    4、做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

    八年来,共承担上级业务部门试验示范20余项,对每一项示范项目,严格按照要求,认真做好示范点上的技术指导,田间考察,记录工作,做好试验总结,各项工作均受到市县农业专家的肯定和好评。为种植模式和生产用种提供理论依据,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资料。

    5、完成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种植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根据上级要求在20XX月进村入户调查我镇种植业污染源工作,普查的内容有户主及他的地块所处地形坡度、是否为梯田(非梯田种植方向)、地块类型、地块种植模式及使用农药情况等等,两个月时间完成了600户农户的地块调查。

    6、做好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工作

    为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几年来,我镇大力实施了户用沼气池建设项目。20XX年我镇沼气池建设以刘庄村为试点,共建设沼气池100个。通过沼气池建设,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的生态意识和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而且大大减轻了农户的生活成本和生产成本费用。五、当好政府参谋,做好大田技术指导工作,促进全镇农业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蔬菜生产和制种这两个传统专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我向镇委、镇政府提出了“培植优势、扩大规模、创立品牌、兴建基地”的农业发展规划,通过近几年全镇上下共同努力,全镇蔬菜生产及制种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了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1、推动了蔬菜制种产业健康发展

    蔬菜制种是我镇农业支柱产业,为将该产业做大做强,多年来,我积极协调制种专业村与天津黄瓜研究所、扬州市种子公司等单位发展订单农业,并于20XX年在**县民政局注册登记成立了**县**镇蔬菜制种研究协会。20XX年12该协会被中国科协评选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在公司和协会的引领下,到20XX年底,全镇黄瓜制种发展到4000亩,豆角、芸豆、芹菜制种发展到6000亩,各类蔬菜制种亩效益在5000元以上,对于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意义重大。

    2、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搞好“三品认证”

    在我的策划和组织下,我镇成功申报了“伏乐”牌无公害芹菜、芸豆、“恒乐”牌山药、“至京山”山药等“三品认证”。现在全镇已认定有机食品色农产品13个,认定面积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远销国际市场及国内大中城市,带动了当地白马蔬菜批发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该市场现已被认定为泰安市农业龙头企业,逐渐成为鲁西南十大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年交易额突破2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六、搞好科技创新,扩大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特色农业发展。

    1、加强自身业务知识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向结合

    为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增强为农业服务能力,我积极参加农业继续教育和自学考试。20XX月取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专毕业证书,20XX月,完成了山东农业大学农学本科层次学习,20XX月,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20XX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同时,我还利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镇农业发展。几年来连续参加“科技四下乡”活动,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传递到广大农民手中,送科技到田间地头,不失时机地向群众作宣传、搞培训、发放明白纸,提供致富信息,共写出各类技术意见60多期3000发放宣传材料6万多份,现场培训农民2万多人,及时有效地指导了农业生产,切实负起了一个农业技术人员应该担负的职责。

    2、建设了中科院(**)航天工程育种基地为推动**镇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20XX月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签订太空蔬菜育种合作协议,我镇培育的伏号茄子、伏春1号黄瓜搭载“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目前经过株行圃种植,性状表现良好,比一般品种增产幅度超过20%,同时在太空育种巨大产业优势的影响下,多家企业投资建成了占地200亩的白云太空蔬菜加工基地和占地600亩的泰安凌云高效农业示范园两处,太空蔬菜正在由试验基地走向市场。自20XX年以来,**太空蔬菜已获山东省科技厅、科协、泰安市科技局等多家上级部门的项目支持。目前,太空蔬菜育种、种植、加工、销售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3、加大科技项目引进力度

    农业要发展,项目拉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此几年来我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业务专长结合全镇农业发展实际,搞好项目策划、包装和提报。先后争取国家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重点课题项目、泰安市科技攻关项目多项,争取项目资金400多万元。20XX年在农业局领导下,完成了“**县**镇标准粮田”项目的申报,争取项目资金260万元;20XX年12月,向国家标准委申报了有机蔬菜标准化示范区,争取项目资金万元;20XX年申报“太空蔬菜新品种选育与示范”项目获得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20万专项资金扶持;20XX年帮助位于**镇的**县全兴种业有限公司申报了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重点课题项目--“高产抗病牛腿山药品种选育及开发”,争取项目扶持资金20万元;20XX年向省科协申报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获项目资金万元;20XX年争取泰安市科技攻关计划及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示范乡镇项目一项,争取项目资金10万元。一系列农业科技项目的争取与实施为科技强县、富民强县增添了较大的科技和经济基础。

    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探索公益性